2022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龐大的數據,一眼就可以看到背后的就業形式……
為了更好的適配企業用人準則,越來越多大學生選擇通過學習職業技能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就業競爭力和自身職業素養,積累職業經驗。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新業態、新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群體對職業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一、在線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活躍度持續上升
據報告顯示,各類在線職業技能類的線上培訓已超過40個相關平臺,并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在線職業技能類平臺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約30%,其中,在各平臺活躍用戶數中,短視頻App月活躍用戶數增速最快,近一年累計增幅超過500%。
二、新興職業技能需求激增
2022年,全國大學生在線技能學習人群中,職業技能學習者的比例已提升至91%,遠超考研(6.7%)、公考教資(2.3%)學習者比例,由智聯招聘發布《2022年大學生在線職業技能狀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大學生在“1+X”證書體系中需求度最高的是“數字媒體運營師”“游戲策劃師”“網頁設計師”等證書。其中數字媒體運營師技能需求度最高。
三、大學生職業技能學習方式呈現多元化
在疫情期間,各類線上培訓平臺與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為大學生提供了線上職業技能培養工具與平臺,新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打造職業技能學習生態矩陣與平臺生態圈。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超62.9%的大學生選擇在線學習課程,而直播授課、錄播授課等視頻授課方式仍然當下是主流,顯然由于時代發展的進程,線上授課方式逐步取代線下傳統教學,更受大學生青睞。
除網絡課程外,線下企業用工也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和渠道去學習更多新技能。互聯網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在學生群體中開展了各類線上培訓與競賽活動,線上線下互動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技能積累;另外在疫情期間網絡在線教育平臺紛紛上線直播課讓大學生進行參與。(上誠學信付,業績漲3萬)
四、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對接有待加強
據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我國受訪大學生中有78.4%表示在培訓期間遇到過就業問題,其中45.4%認為有過半大學生曾出現過失業問題。此外,有42.4%受訪者表示曾在培訓過程中遇到過跳槽情況。與大學生目前所處行業相比,他們更看重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就業問題。為了更好的適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將以提升技能水平為重點,繼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并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人才需求變化情況優化專業結構和培養結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對職工進行全方位培訓。
大學生學習職業技能成為一種趨勢,畢竟在就業市場如此嚴峻的今天,職場老人也很難順利走下去,何況新人?未來是“硬技能”、“產業技能”的天下!而企業針對泛技能人才的在崗適配度,將會花出更多時間與精力培養,隨著數字化時代加速到來,企業對于需要再花精力培養的員工,將直接進行淘汰。